希望能打破知識的高牆與大學的圍籬,讓所有有意願的學習者都能夠平等、自由的接觸到高品質的寶貴知識,以傳遞人類知識聖火。
學校為何要推動?
1. 公開知識,回饋社會
2. 開放式課程可以強化校方的聲望與形象
3. 展示學校優良教學及學習資源
4. 讓學校社群(學生、校友、老師、學生家長)覺得驕傲
5. 增加招生及招募教師的吸引力
6. 跨系所的基礎課程知識開放,足以協助各系所及外系教師銜接或進階課程的規劃及安排
7. 藉由開放課程為學校帶來新的創意(新的教學方法、跨領域合作等等)
系所為何要推動 ?
1. 展示學校優良教學及學習資源
2. 增加招生吸引力
3. 加速教材的數位化
4. 增加教師之間的合作機會與瞭解
教師為何要推動?
1. 可以透過開放式課程計畫來完成教材之電子化,甚至出版教材
2. 可以藉由發展開放式課程的內容
3. 可以增加知名度
對學生的幫助?
1. 增加學習資源
2. 作為本校學生修課規劃參考
3. 學習輔助
4. 培養自我學習、終身學習態度
5. 幫助高中學生及早銜接高中與大學課程
教育者、學生與自學者得以針對個別的需求與認知型態,作為教學、學習與研究之利用與再利用。對於想修該課程的學生而言,可以先了解課程內容,以作為課程規劃與選修安排。學生亦可以藉不同之課程進行課程內容相互參照以釐清觀念,或者藉由聆聽不同老師的授課內容進行自主性的學習。對於已經修過課程的學生或自學者,可針對課程進行回顧,或轉變原來學習該科目時的不好印象。另外,開放式課程對於教師而言,可以讓參與之教師無後顧之憂的專注於學術與教學上,也讓優質的課程資源得以公開,更可以讓新進教師作為備課與授課之參考。